1.大黄苦寒沉降,泻下峻烈;酒大黄缓和苦寒泻下之性,引药上行,清上焦实热;熟大黄泻下缓和,增强活血祛瘀;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微,凉血化瘀止血;醋大黄泻下作用稍缓,以消积化瘀为主;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,具缓泻而不伤气,逐瘀而不败正之功。
2.黄连苦寒性强。泻火解毒,清热燥湿;酒黄连引药上行,缓和苦寒之性,清上焦火热;姜黄连缓和苦寒之性,止呕作用增强;萸黄连缓和苦寒之性,寒而不滞,清气分湿热,散肝胆郁火。
3.当归止血用当归头,补血用当归身,破血用当归尾,补血活血用全当归;酒当归增强活血通经,祛瘀止痛的作用;土炒当归增强入脾补血功效且缓和油润而不致滑肠;当归炭止血,和血。
4.白芍泻肝火,平抑肝阳,养阴除烦;酒白芍善调经止血,柔肝止痛;炒白芍寒性缓和,养血和营,敛阴止汗;醋白芍引药入肝,敛血养血、疏肝解郁的作用最强;土炒白芍增强养血和脾,止泻作用。
5.延胡索可用于治疗冠心病;醋延胡索行气止痛作用增强;酒延胡索活血,祛瘀,止痛力强。
6.香附多入解表剂,理气解郁;醋香附专入肝经,疏肝止痛作用增强并能消积化滞;四制香附(生姜汁、米醋、黄酒、食盐水)行气解郁,调经散结;酒香附通经脉,散结滞;香附炭多用于妇女崩漏不止等。
7.黄柏泻火解毒,清热燥湿;盐黄柏引药入肾,缓和苦燥之性,增强泻相火、滋肾阴、退虚热的作用;酒黄柏引药上行,清血分湿热;黄柏炭清湿热之中兼具涩性,治疗便血、崩漏下血。
8.厚朴辛味峻烈,对咽喉有刺激性;姜厚朴可去除对咽喉的刺激性,并增强宽中和胃。
9.黄芪善益卫固表,托毒生肌,利尿退肿;炙黄芪善益气补中。
10.麻黄发汗解表,利水消肿;蜜麻黄宣肺平喘作用增强;麻黄绒适于幼儿、老人及虚人风寒感冒;蜜麻黄绒适于咳喘未愈而表证已解的幼儿、老人及体虚患者。
11.淫羊藿祛风湿,强筋骨;炙淫羊藿(羊脂油)增强温肾助阳作用。